工聯會2023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宣言【發展經濟 創造就業 維護權益 共享成果】

各位工友、市民,媒體朋友,大家好,五一國際勞動節快樂!

歡迎大家參加工聯會2023年五一勞動節記者會,團结發聲,向政府表達勞工訴求。現階段正處於香港疫後重建的起步期,我僅代表工聯會向全港僱員致敬,感謝大家的辛勞!社會復常、發展經濟、香港要實現由治及興,都離不開全港僱員的共同努力,要提升全社會對勞動的尊重和熱愛,以勞動之美、之光,為香港注入正能量!

今年適逢工聯會成立75週年,愛國愛港,維護勞工權益,始終是工聯會的初心使命。愛國工運從反英抗暴,到以主人翁姿態參與管治,是不同歷史時期賦予我們的使命。隨著,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愛國工運的形態將進一步改變,也對新時代愛國工運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擔當。工聯會將積極應對,帶頭協助政府排解民生憂難,保持繁榮穩定。

今年五一,工聯會以「發展經濟 創造就業 維護權益 共享成果」為主題,舉辦線上線下記者會,向政府表達五項訴求,包括:

1. 創造高質量充分就業,人人有機會;

– 高質量就業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意,促進充分就業,釋放最大人力資源,彰顯勞動價值,人人有機會得以發展,共享成果。

2. 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反對擴大輸入外勞;

– 保障本地勞工就業優先,才能構建穩定高質量的人力資源市場,支撐香港長遠可持續發展;有關補充勞動力不應繞過原來審批機制。

3. 政府帶頭取消外判,完善最低工資檢討及協商機制,保障零散工、「平台工」權益;

– 外判制度嚴重剝削基層僱員,政府作為最大僱主有責任為社會做出表率,以正風氣。政府也要盡快完成最低工資機制檢討,完善協商機制,早日落實一年一檢。對於新興行業,零散工、「平台工」,政府應主動規管實質性僱傭關係,保障勞工權益。

4. 加強職業培訓,推動職學雙軌;

– 政府必須因時制宜地加強職業培訓,幫助傳統行業和基層工友提升技能和及時轉型,以滿足行業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以及本地僱員對就業的要求。

5. 加強職業安全,完善強積金制度;

– 提高職業安全違法罰則意義在於阻嚇、防範,更重要是加強監管和執法,以杜絕工業意外為目標。我們也會繼續推動政府完善強積金制度,真正保障到僱員退休生活。

以上五項勞工訴求,也是接下來,工聯會繼續支持政府良政善治的關鍵所在。

在新發展階段,社會對於大力發展經濟、切實改善民生的訴求極為迫切。工聯會以「共建共榮 共享共贏」理念,提出新時代工運主張,團結各界,為民生福祉,香港繁榮,共謀發展。勞工權益的改善和社會整體利益相輔相成,過去勞工權益的一點點改善,動輒要經過10幾、20年曠日持久的爭取,個中原因或有反中亂港分子從中作梗,也有勞資關係失衡、思維和利益固化所致。顯然這樣在新形勢下已再不合時宜。社會必須樹立勞工權益是社會整體利益的一部分的觀念。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七一重要講話中,對香港提出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是排解民生包括勞工憂難,鞏固特區良政善治的根本遵循。在愛國者治港新格局下,工聯會新時代工運全力支持政府依法有效施政,充分發揮行政主導,加速對勞工權益和福利保障政策的完善,充分釋放本地勞動力,跟上新階段發展要求。

各位,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者的節日,習近平總書記昨日發出五一賀詞,指出要充分激發廣大勞動群眾的勞動熱情和創新創造活力,切實保障廣大勞動群眾合法權益,用心幫助廣大勞動群眾排憂解難,推動全社會進一步形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的良好氛圍。前兩日香港工會代表團赴京,參加了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感受到國家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在黨中央的號召下,為新時代建功立業的昂揚鬥志,深受鼓舞。工聯會將高舉新時代愛國工運偉大旗幟,堅定維護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支持政府依法有效施政,切實維權,勇於擔當,推動「以人為本」的高質量發展,讓經濟成果更公平的惠及基層大眾,以新思維構建新時代,以新工運奮進新征程,為香港由治及興,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團結奮鬥,再立新功!

【五一致辭】2023 五‧一國際勞動節 慶祝工聯會成立75周年暨「服務市民走在前」系列行動啟動禮

尊敬的陳茂波司長、王松苗秘書長、孫青野副署長、楊義瑞副特派員、鄭國躍副司令員、梁君彥主席,葉劉淑儀召集人,各位來賓,工聯會的兄弟姊妹,全港打工仔,大家好!

歡迎大家蒞臨工聯會2023年五‧一國際勞動節酒會,也是慶祝工聯會成立75周年暨“服務市民走在前”系列行動啟動禮。

勞動最光榮、最崇高、最美麗,五月一日,是属于勞動者的節日,首先,我僅代表工聯會向全港僱員致敬!呼籲全社會尊重勞動價值和尊嚴、維護勞工權益!我們全力支持政府,勇於擔當,拿出舉措,激發勞動積極性,充分釋放本地勞動力,讓香港由治及興,人人有機會!

今年適逢工聯會成立75週年。工聯會成立於1948年4月17日,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群眾基礎最龐大、愛國立場最堅定的工會組織。“愛國”是自百餘年前,香港海員大罷工、省港大罷工以來,為香港工運定下的正大顏色,工聯傳承這一基因,堅持以“愛國、團結、權益、福利、參與”方針,推動香港愛國工運事業。經過一代代工聯人的不懈奮鬥,目前,工聯會有41萬會員,252間屬會和贊助會,涵蓋各行各業,服務機構和網點遍佈全港,除了18個地區服務處和聯絡處,還有工人醫療所、工聯優惠中心、勞工服務中心、業餘進修中心、就業輔導中心、職業再訓練中心、康齡服務社等。我們也非常重視大灣區發展,設有大灣區社會服務社和6個內地咨詢服務中心。

工聯會砥礪奮進75載,為愛國愛港事業貢獻力量和大量人才,並樹立了標杆。愛國愛港、切實維權、依靠群眾、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正是這些寶貴的經驗和品質,讓我們的工運事業能夠迎風破浪,創造輝煌。

回歸前,工聯會團結工友反帝反殖,反英抗暴,對抗壓迫剝削,也為新中國建設貢獻力量!八十年代,因應香港主權回歸祖國,工聯會及時轉型,護航一國兩制,積極參政為勞工。回歸後,工聯會提出“支持合作、批評監督”,處理與特區政府的關係,以主人翁精神支持政府依法有效施政,不斷完善勞工政策,維護勞工權益,與社會同步,與基層同心!

過去幾年,香港經歷危機和挑戰,敲響了國家安全警鐘,也再一次證明工聯會是捍衛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錚錚鐵軍!2014年,我們擔起大旗“保和平 反佔中”,2019年,我們旗幟鮮明反顛覆反分裂反黑暴。2020年,全力支持制定《香港國安法》,2021年,工聯會支持“完善選舉制度”落地,並提出“新時代工運”主張,號召香港工運事業在新時期站穩立場,在變局中把準方向,穩定社會、團結人心。帶頭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為香港撥亂反正,正本清源,貢獻工運力量!

疫情三年,工聯會再一次發揮團結互助,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精神,第一時間成立“口罩工場”,承辦“寄藥行動”,設立“緊急失業慰問金”,提供“接種疫苗便民服務”,以及組織全港第一個“千人抗疫義工隊”,全力配合政府抗疫。與此同時,工會的維權和服務也絲毫未有鬆懈,經過勞資官三方,鍥而不捨的共同努力,終於爭取到“延長有薪產假至14周”、“兩假合一”、“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優化破產欠薪保障基金”,修訂“職業安全健康條例”的修訂等政策和勞工立法;此外,工聯會職業再訓練中心成功申辦“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核”。下個月2日起,工聯會7間地區服務處,即將開通“灣區社保通”服務,助力灣區發展,建設更美好共同家園。

務實有為,不忘初心,是工聯會的光榮傳統,能取得這些成績,是得益於特區政府的信任和廣大市民和工友的信賴,得益於內地有關部門和香港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我僅代表工聯會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幫助工聯會發展的各界朋友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工聯會是腳踏實地、真心實意為群眾服務的,民心所向就是我們奮鬥的目標。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生活幸福,就是最真切的民心所在。習近平主席在去年七一重要講話,提出“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是我們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深層次矛盾的遵循。“二十大”精神,指引我們要發展壯大愛國愛港力量,增強愛國精神,形成更廣泛支持一國兩制統一戰線。日前夏寶龍主任來港調研,親臨工聯會考察指導,代表著中央對香港基層群體的關愛,以及對群眾工作的重視。

各位,香港能夠邁向由治及興的嶄新局面,幾經艱險,來之不易。其過程之艱辛,代價之慘重,讓我們不敢忘,不能忘!“新時代工運”主張愛國者大團結,以“共建共榮 共享共贏”理念,團结奮進,守正創新,支持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切實破除就業、房屋、安老等深層次社會矛盾,減少貧富差距,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惠及所有基層勞工市民,建設人人有機會的和諧共富社會。今年五一勞動節,工聯會以“發展經濟、創造就業、維護權益、共享成果”為主題,提出五項倡議,今天也將啟動“服務市民走在前”系列行動。

工聯會75載篳路藍縷,崢嶸歲月。感謝每一位工聯人的奉獻與拼搏,在新時代工運的號召下,我們竭誠期望,攜手各界,立足新階段,奮進新工運,建功新時代,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香港由治及興,團結奮鬥、再創輝煌!

感謝大家!預祝各位五一節快樂!

向前輩們致敬暨祝賀潘叔百歲壽辰

工聯會75週年向為香港愛國工運事業揮灑的熱血青春致敬!

尊敬的潘叔潘嬸,各位前輩、麥美娟局長,劉蜀永教授,尹小平會長,各位來賓:

大家好!

向大家報告一下,全國兩會剛剛在北京圓滿閉幕,取得豐盛成果,順利選出國家新一屆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全票連任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體現民心所向,眾望所歸,同時,大會也將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貫徹落實成為國家意志,國家和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踏上了不可逆轉的民族復興歷史進程,向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勇毅前行,團進奮進!

「百年」也是今天我們匯聚一堂的主題,工聯會的百年工會很多,也有很多令人敬佩的前輩,在座的就有胡達叔、周坤叔、麥燦叔、梁權東叔、李雄枝叔等等前輩,他們都將寶貴的青春奉獻給了香港工運事業,為萬千打工仔爭取應有的權益!今年特別的是,有一位前輩開啟了個人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真正應了百年工運路、百歲工運人,十分寶貴!他就是我們敬愛的工聯會會務顧問潘江偉潘叔,潘叔百歲壽辰,在他面前,75年歷史的工聯會不敢說悠久,國家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也並不遙遠!要感謝潘叔給了我們如此寶貴的機會,讓我們再一次向歷史致敬,向前輩致敬,向愛國愛港為國為民的工聯精神致敬!

潘叔是真正搞過革命的,是東江縱隊的老戰士,保家衛國,挨過日軍的槍子,我還記得潘叔說過,「雖然受了這麼多痛苦,亦毫無後悔。作為中國人,這是我應盡的義務。」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只要國家需要,哪怕是奉獻生命,也祇有光榮!相較之下,我們是多麼幸福,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然而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同樣需要我們堅定的意志,勇於擔當,不負使命。相信大家都有留意到,前兩日國家頒發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辦法》,其中就在原國務院港澳辦之上設立中央港澳辦,顯示國家對港澳事務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升,也說明一國兩制事業不容有失。我們作為愛國愛港中堅力量,必定要維護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習近平總書記在人大閉幕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短短10幾分鐘發言,特別強調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離不開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國家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香港經歷了暴亂疫情,更加真切的體會到國家作為靠山後盾的深刻含義,那是在迷茫混沌時指引香港走出泥沼的堅強領導,是在無助絕望時義無反顧引領香港走向希望的溫暖依靠。而這一切,正是因為「兩個確立」的決定性作用,它是新時代一國兩制偉大實踐必勝的根本保障。我們要自覺維護,主動看齊!

今天,我們致敬歷史和前輩不僅是表達敬意,更是傳承與承諾,傳承工聯會最堅定地愛國愛港基因,在新時代下繼續貫徹「愛國 團結 權益 福利 參與」方針,以「共建 共榮 共享 共贏」理念推進新工運,帶頭貫徹黨和國家的意志,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解決深層次矛盾,鞏固良政善治,實現由治及興!

各位,工聯會75週年會慶將至,「向前輩們致敬暨祝賀潘叔百歲壽辰」活動為接下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拉開序幕,實在意義重大,令人振奮鼓舞!預示著革命尚未成功,75載正青春,新時代只爭朝夕,新工運共創未來!

最後,我提議共同舉杯,祝福潘叔和前輩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福工聯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同時,也再一次歡迎並感謝各位來賓的到來!大家飲杯!

加快解決基層民生問題 鞏固香港良政善治新局面

今天,中央政治局常委趙樂際到香港團聽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以下是我的發言稿,

《加快解決基層民生問題 鞏固香港良政善治新局面》

尊敬的趙樂際常委,各位領導,各位代表:

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貫徹了中國共產黨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對未來工作做出穩中求進的建議,體現黨實事求是,攻堅克難的優良作風。是一份值得肯定,有亮點的政府工作報告,也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穩定了人心,增強了信心。

去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擘畫了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國家抗疫取得決定性勝利,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全力支持下,香港邁入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歷史新階段,“愛國者治港”原則得到有效落實,選舉產生第六任行政長官,新一屆特區政府有效運作,市民成功走出疫情陰霾,香港社會全面復常。這些都充分體現出“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去年七·一在港重要講話,都對香港發展作出重大指示,這是解決資本主義社會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法寶,也是新時代“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重要保障。作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我們要深刻理解中央的關心和要求,推動並協助特區政府拿出決心和舉措,下大力氣解決基層民生問題。對此有以下四點思考:

第一,深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解決基層民生問題,做好了就能夠“減負為正”,減輕社會負擔,釋放生產力。當前,一方面香港許多基層市民正處於住房難、搵食難的困境,底層勞工更面臨開工不足、保障不足、支援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香港產業單一化嚴重,政府對勞動人口分配和規劃還有不足,導致出現“有工無人做、行業反映勞動力不足,有人無工做、政府要以綜援救濟”的矛盾處境。解決基層民生問題與實現高質量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我們要推動特區政府樹立大局觀,守正創新,在制定房屋、勞工、青年等政策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與內地緊密合作解決民生問題,不要被資本牽著鼻子走,避免埋下社會動盪禍根。

第二,以香港“八個中心”新定位,積極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一方面,要努力提升傳統支柱產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要通過新興產業增加新動能。例如爭取在國家和特區層面同時發力,振興香港旅遊業,把訪港人次由目前的50萬恢復到19年的680萬高峰。也要支持香港的科創、技術、商品和服務更便利地進入內地市場。以香港傳統和新產業動能助力內迴圈大市場,拉動香港經濟實現較快增長,貢獻國家所需。

第三,切實做好大灣區人才、人力規劃。提前部署好包括香港青年在內的大灣區勞工及高端人才的引流和培訓,支援中年勞動力升級轉型,為其投身大灣區建設提供更寬泛和低門檻的吸引政策。例如,粵港澳三地職業資格互認機制,能夠涵蓋更多的行業,同時簡化行政程式。

第四,以更開放的思維推動改革,讓大灣區9+2城市之間的融合發展取得質的飛躍。通過溝通協商,推動香港與內地在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上取得實質性進展。當前尤其要在生活、教育、醫療、福利以及法律等方面實現對接。

2023年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關鍵期的起步之年。我們要不斷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堅定歷史自信、把握歷史主動,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堅決貫徹“愛國者治港”原則,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與特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以解決基層民生問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以挖掘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以香港所長對接國家所需,鞏固香港良政善治新局面,在國家新發展格局中主動擔當,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強國貢獻香港力量,同心奮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義工嘉許禮

工聯會地區服務處舉辦義工嘉許禮,感謝超過4,600名來自全港十八區的義工,在過去一段時間的無私付出;亦在十八區超過70支義工隊伍,和50多個青年、婦女、長者服務團體中,挑選傑出義工服務隊伍進行嘉許。我們亦設動人心弦服務獎,嘉許抗疫義工的無私奉獻;亦設家庭傳承義工獎,弦揚義工服務的傳承精神。並有幸邀請到麥美娟局長、周蔚副部長、張趙凱渝署長、曾佩娟副主席、劉秀生副總裁等嘉賓,一同見證和分享這份喜悅!

自1992年,工聯會首間地區服務處在港島東扎根,轉眼已過三十載,如今工聯會的服務處遍佈十八區,大力推動工會與地區條塊結合,發展跨行業跨地區跨領域全覆蓋式社區服務網絡,只為更好服務市民工友,團結各界,構建和諧幸福社會。

去年是工聯會地區服務處成立30週年,這段砥礪奮進的輝煌歷史,屬於工聯會,也屬於各工會、地區組織以及與工聯會攜手並進的義工們。在共同打拼的歲月裡,工聯義工隊伍體現出尤為關鍵的凝聚的力量,並與工聯會各組織融為一體;傳承的精神,前赴後繼無怨無悔,也成就了香港愛國工運事業的輝煌,讓平凡的我們有幸成就偉大的時代,創造歷史!所以,工聯會地區服務處特此舉辦「砥礪奮進三十載 義工嘉許禮」,致敬義工,致敬「愛國 團結 福利 權益 參與」的方針,致敬全心全意為市民、工友服務的精神!

義工團隊是工聯會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常常是工作能夠落實最後一哩路的關鍵所在,也是工聯會一步一腳印,受到社會廣泛支持與肯定的見證者。正如這次受到嘉許的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有的是資深義工,與工聯會風雨并肩幾十載,愛國愛港,團結奮進,無私奉獻。義工們勇於擔當,迎難而上,特別在抗疫防疫上無懼艱險,格外動人!今在此,要鄭重地向各位道一句:工聯感謝有您!香港感恩有您!

今年恰逢工聯會成立75週年,即將推出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屆時工聯會新老朋友,幾代義工又能夠匯聚一堂,憶往昔,望來者。我們不斷從歷史汲取養分,滋養信念之樹,才能堅定立場,不忘初心,穩步前行,達致遠方!穩定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工聯會作為愛國者中的表表者,要在疫後重建過程中發揮好社會基石的作用,以「新時代工運」「共建共榮 共享共贏」理念為號召,團結廣大工友,把握由治及興歷史新機遇,在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獨特優勢中,積極推動社會發展,振興經濟改善民生,以新思想建設新香港,邁向「一國兩制」新征程,在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宏圖偉業中作出貢獻,砥礪奮進!

粵港澳大灣區工會第三次聯席會議上的發言

尊敬的中聯辦副主任何靖先生
廣東省總工會主席呂業升先生
中華全國總工會職工交流中心秘書長王舟波先生
澳門中聯辦副秘書長兼社工部部長黃華蓋先生
廣東省港澳辦巡視員夏方明先生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理事長李從正先生
以及各位來賓,工會的兄弟姊妹們﹕

大家好!首先要特別歡迎來自廣東、澳門和全總的各位領導和工會代表,蒞臨香港,出席這場期盼已久的盛會,也要特別感謝中聯辦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去年10月,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勝利召開,工聯會隨即展開四百多場學習交流會,號召勞工界共同學習二十大精神,還有幸邀請到何靖副主任做我們的主講嘉賓,對我們準確理解、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做好新時代下工會工作具有非常深刻的指導意義。也是為了響應二十大,我們將此次大會的主題定為「建新時代工會.創新百年偉業」。希望能在習近平新時代思想的指導下,乘風破浪,再立新功!

今年是工聯會七十五周年,工聯會一直以來高舉愛國愛港旗幟,無懼艱險,勇擔使命,切實維護勞工權益。我們經歷過回歸前港英政府的打壓,也經歷了黑暴勢力的襲擊,更無懼疫情,奔走在社區抗疫第一線。接下來,我們會推出一系列會慶活動,弘揚愛國精神,宣傳新工運理念,講好工聯會的故事,講好香港和國家的故事。

去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由亂及治,邁入由治及興新篇章。習總書記在去年的七一重要講話中對特區管治提出4個必須和4點希望,工聯會於2021年初,提出「新時代工運」理念,以「共建共榮 共享共贏」為號召,團結各界,推動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升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新時代工運」的使命就是要引領香港工運事業把準方向,堅定立場,督促政府提高治理效能,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施政理念,改善民生、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增強新發展動能。所以,我們不斷加強工會凝聚力,壯大會員隊伍。積極參與特區管治,向政府、立法會輸送愛國愛港政治人才,積極組建關愛隊,參與地區治理,確保社會穩定。我們也非常重視加強政策倡議能力,特別是在勞工政策、民生議題上,要多向政府提出可行性建議。

習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工會作為聯繫基層群眾的重要組織,要深化工會組織改革和建設,有效發揮橋樑紐帶作用。結合過往的工作,我對總書記所說的「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深有體會。香港疫情嚴峻之時,我們收到全總、省總和內地各兄弟工會捐贈的各種抗疫物資,工聯會也發動工會和地區的服務網絡,組織千人義工隊,及時將物資送到有需要的會員和市民手上。同胞情深,同舟共濟,正是工會發揮了橋樑和紐帶的作用,將祖國的關愛送到香港,將兩地人民的心連接在一起。

另一方面,工會網絡對於推動大灣區發展也是大有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戰略部署,多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工會通過不同形式的交流和合作,2020年更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工會聯席會議,逐步形成合力,更好為三地職工服務,並就不同行業進行技能交流,推動行業進步。去年年初,工聯會成立了大灣區服務社,至今舉辦了14場不同主題的大灣區講座,透過6個不同的電子平台,全方位發放灣區生活資訊。疫情期間,更投得教育局「跨境學童全人發展計劃」,為學童提供學習輔導等服務。我們也非常關注青年就業問題,即將承辦特區政府大灣区青年就業計劃的支援服務部分,為参與計劃的畢業生提供生活支援, 協助他們更多適應內地城市的生活。工聯會還計劃組織青年職工到內地掛職鍛煉,希望能得到內地工會及各單位的支持,共同為工運事業注入新動力!

新時代對工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更要守正創新,深化改革,因應大灣區居民求學、創業、就業、就醫,以及法律援助等,完善政策銜接,更好協助港人融入大灣區,同時也希望能夠推動產業合作,就香港「八個中心」定位,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形成產業鏈,充分發揮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獨特優勢。

各位,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工聯會熱切期待與在座各位緊密團結,砥礪奮進,讓我們的新時代工會事業,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上,勇擔使命,再創輝煌!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最後,預祝大會圓滿成功,大家乘興而來,滿載而歸!謝謝!

《在香港社會各界學習中共二十大精神分享會上的發言》

尊敬的駱惠寧主任、各位領導、各位政團社團領袖、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中共二十大是一次具有劃時代、里程碑意義的重要大會,吹響了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奮進的號角,唱響了香港新階段奮鬥的主旋律,為做好新時代香港工作指明了方向。細讀二十大報告,「人民」二字作為關鍵詞,貫穿始終,從「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字裏行間都是滿滿的人民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心香港市民福祉,始終支持、推動香港聚焦發展、改善民生。愛國愛港政團社團一直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把香港市民福祉作為工作依歸。今天,我非常榮幸作為政團社團代表,就如何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發揮優勢、彙集力量,促進良政善治,為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貢獻,與大家分享四點體會:

一、我們要發揮政團社團優勢,帶頭貼近市民服務市民。二十大報告強調「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習近平總書記7月1日在港重要講話也指出,要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廣大市民都切實感民生福祉的殷切關懷。政團社團要發揮廣泛聯繫社會各階層、工作網路覆蓋全港的優勢,堅守愛國愛港初心,厚植為民情懷,引領全港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及時準確掌握社情民意,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群策群力,大力支持特區政府拿出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舉措,破解土地房屋、扶貧助弱安老等方面的深層次矛盾問題,切實提高香港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我們要順應香港發展新階段新要求,合力提升社會治理水平。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行政主導,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提升全面治理能力和管治水平」。習近平總書記7月1日在港重要講話也指出「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增強治理效能」。政團社團一直是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的重要力量,在「愛國者治港」原則的新階段,我們要順應社會形勢的新變化新要求,凝聚治理共識、強化治理思維、培育治理人才、鞏固治理基礎,協助特區政府提高管治水平,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有機結合起來,用扎扎實實的工作成效,合力推動香港實現良政善治。

三、我們要把握歷史發展新機遇,推動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二十大報告科學擘畫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強調「鞏固提升香港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航空、創新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地位」。我們要放眼世界格局劇烈變化,立足國家現代化建設總要求,把握歷史發展新機遇,以更積極主動的姿態,以「香港所長」對接「國家所需」。要發揮政團社團與兩地密切聯繫的優勢,大力促進人文交流合作、經濟融合發展,推動香港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橋樑和窗口作用,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帶動香港市民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香港華章。

四、我們要發揚和衷共濟的團結精神,鞏固發展愛國愛港統一戰線。二十大報告特別提出「要發展壯大愛國愛港力量,增強香港同胞的愛國精神,形成更廣泛的國內外支持「一國兩制」的統一戰線」。政團社團要心懷「國之大者」,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增強凝聚力,擴大影響力,提升感召力,更好地團結廣大市民。我們要大力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要發揚香港包容共濟、求同存異的優良傳統,以「共建共榮,共享共贏」的新理念,擴大團結面,畫出最大同心圓。要深入市民深入基層講好二十大精神,增進香港市民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自豪感。要以適當方式走出去,向世界講好中國共產黨與「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故事,更廣泛地形成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認同和支持,彙聚起「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強大合力。

各位,今天的香港已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今天的中國已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今天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們要將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推動加快香港發展,促進良政善治的強大動能,堅定信心、同心同行、克難而進,以實幹家的精神譜寫「一國兩制」新篇章,共享祖國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

《繼承光輝偉業,勇擔新工運使命——香港海員大罷工勝利10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何靖副主任、麥美娟局長、孫玉菡局長、羅建君副部長、何啟明副局長、張世添主席、各位嘉賓、各位工會的兄弟姊妹: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香港海員大罷工勝利100周年紀念大會。首先,我僅代表紀念活動籌備委員會向海員以及參與大罷工的工運先輩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海內外所有支持工運事業發展的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也向在座所有來賓、工會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問候!

1922年1月12日,為了反剝削、反壓迫、反歧視、爭取華人海員合理工資待遇,香港海員工會(前身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發動和領導了震驚中外的香港海員大罷工。當時香港的英資公司渣甸和太古等,嚴重剝削華人海員,薪酬僅得洋人海員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雖然當時面對港英政府的高壓管治,香港的工運仍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大罷工反響強烈,得到海員及全港各業、全國各地工人、華僑以及國際進步力量的支持!這場持續56天反帝反殖的工人運動最終取得了勝利,同時吹響了中國工人運動風起雲湧的號角,成為「中國第一次罷工高潮第一怒濤」。香港海員大罷工在工運史上有規模大、時間長、影響深遠等難以比肩的高起點,為近現代中華民族奮鬥史書寫了動人的篇章。

如今,我們重溫這段光輝歷史,前輩們愛國、正義、拼搏以及團結的精神,是激勵我們工運勇往前行的無比動力。隨著時間的沉澱,香港海員大罷工在中國工運史、中華民族解放史、以至世界工運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義愈發彰顯:

第一,大罷工體現出華人海員的愛國情懷以及團結精神,捍衛勞動及民族尊嚴的決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氣焰。威迫利誘、花言巧語、甚至是武力封閉工會、軍警鎮壓、搜捕工會負責人,這些野蠻惡劣的手段都不能令罷工退卻,工人們冒著生命危險,有理有利有節,鬥爭到底,敢於勝利,隨著時空的遠離,其精神光芒越發閃耀照人。

第二,大罷工的勝利不僅改善了華人海員的待遇,達成加薪的訴求,也令其他行業的工人加薪或改善工作環境的要求得以實現。並且鼓勵了上海工人成立現代工會,由此蔓延至全中國。

第三,大罷工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中國工人志氣,推動了中國工人運動的發展及壯大,形成了中國近現代第一個工運高潮。最初是受到世界工人運動浪潮及內地工人運動新發展形勢影響,之後的勝利則奠定了內地工人運動的信心,累積了寶貴的實戰經驗。中國勞動組合書記處(中華全國總工會前身)藉此契機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並且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反帝反封建政治綱領。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中國共產黨在廣州的組織成立後援會,做返穗工人的後盾。而海內外各地的工人和華僑也紛紛捐款,支持罷工,大罷工由此牽動了世界。

第四,大罷工鍛煉了一批工運和革命領袖。這是一次艱難曲折,百年一遇的工人運動,規模龐大,歷時持久,為後來的內地革命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工人領袖和革命骨幹,如林偉民、蘇兆徵、鄧發、陳郁、林鏘雲、馮燊等。另外,海員大罷工的鬥爭實踐對後來的省港大罷工也提供了寶貴經驗。所以說,香港海員大罷工為現代中國革命提供了人才儲備和思想理論準備。

第五,大罷工的勝利推動了中國革命的進程。這次工人運動得到孫中山先生的支持,包括致電慰問、派員協商和籌募經費。同時,孫中山先生也在這次罷工的勝利中目睹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促使他萌生聯共和輔助農工階層的思想。這為後來的國共合作奠定了基礎。

各位,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一百年來,香港海員大罷工不斷激勵我們的工運事業發展,是催人奮進的源源動力。香港的愛國工運起步於建國前,鬥爭奮發於港英時代,參與香港回歸祖國後一國兩制的實踐,如今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迎來了新時代的使命與挑戰。

首先,「一國兩制」作為基本國策寫入國家《憲法》,是中華民族復興偉大進程中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長期堅持,穩步實踐,使之不走樣不變形。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人民憑藉艱苦奮鬥、自強不息、勇於創新的民族精神,洗脫百年屈辱,不斷發展以至崛起,改變了國家的面貌,影響了世界的格局。香港在這場變局有重要角色,當中香港的愛國工運更是積極的參與者和關鍵因素。未來更必須秉承工運先輩的遺志,和香港一起堅定方向,積極融入國家發展,為民族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二,昔日國家積弱積貧,所以香港被割讓,華人勞工受盡欺凌,但是我們從大罷工的勝利中看到民族尊嚴,家國情懷;如今國家走向富強,香港也早已回到祖國懷抱,國家必將重新站在世界的最前列。我們更要提升作為中國人的光榮感和自信心,做好香港的當家人,要維護好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持長期繁榮穩定。正如習主席今年在香港的七.一講話中所說,香港必須將政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共同維護和諧穩定,開拓新發展動能。

第三,工聯會以「新時代工運」為號召,以「共建共榮 共享共贏」為理念,回應新時代要求。工聯會以及各屬會、贊助會要認清變局,堅守愛國愛港立場;把準方向,勇當新時代工運先鋒;要更具前瞻性和全局觀引領香港工運,全力推動工會現代化,全面提升工運理論和業務水平,與時俱進,成為僱員勞動者的有力靠山。

第四,工會也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工友群眾,要從思想上樂於,情感上衷於,能力上善於為工友群眾排難解憂。只要我們真心實意幫助工友,肯做事,能做事,善做事,做成事,我們的工運事業就會根深柢固,枝繁葉茂。

第五,工會組織要凝聚工友也要團結社會各界,做好宣講工作,讓社會了解工會並且認同我們的理念,建立廣泛的社會基礎,增強工會的社會影響力,讓我們的事業蓬勃壯大,共建公義社會,打拼一個屬於我們的新時代!

各位,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召開在即,我們紀念歷史的同時也在創造歷史,「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讓我們以團結奮進致敬前輩,鑄就新時代工聯人工運氣魄,創造新時代工運新輝煌!

《紀念香港海員大罷工勝利100周年研討會》歡迎辭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下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紀念香港海員大罷工勝利100周年研討會」。首先,我要向海員工運先輩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僅代表紀念活動籌備委員會向在座所有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並對四位講者嘉賓,劉智鵬教授、劉蜀永教授、邱逸博士、蔡思行博士撥冗到場為我們作主題演講表示衷心的感謝!鑒古知今,我們懷著熱切的期待聆聽各位專家學者的高見,為新時代工運帶來有益的啟示!

鴉片戰爭以後的中國近代史,其中就有香港被迫割讓的屈辱;發生於一百年前的香港海員大罷工,正是在香港被英國殖民統治的背景下發生的,大罷工聯動省港以至全国,持續了56天,震驚中外。由原來海員反對剝削爭取合理待遇,演變為反帝反殖的鬥爭,最終取得了勝利,這標誌著中華兒女在英國高壓殖民統治下,在團結工人維護權益及民族意識上的覺醒,是中國以致世界工運史上值得濃墨重彩書寫的一筆。海員大罷工也為中國工人運動史奠定了高度的起點,也為中國革命奠定了基礎並提供了理論和人才的準備,是近代中華兒女救亡圖存歷史上偉大的事件,影響深遠!

適逢今年也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25年來香港儘管經歷風雨,一國兩制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功。我們紀念大罷工的勝利,也是對洗刷百年屈辱、香港回歸祖國的呼應。而今天舉辦這場研討會,也是對在海員大罷工的感召下,百年來香港工人運動所進行可歌可泣偉大鬥爭的紀念和致敬。同時更希望藉此勉勵年輕一代奮發向上,秉承愛國家愛民族的精神,積極參與工運,為建設更美好的香港而努力。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底蘊深厚,一路走來,大部分時間我們一直站在世界的前列,直至近代錯過了現代化進程、被列強侵略,才落後於世界,被殖民掠奪,山河破碎,生靈塗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前赴後繼,奮起反抗。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華民族的發展方向和進程才發生深刻的改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才有力地踏上征程。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國,從未如此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包括海員、中國工人和無數中華兒女以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必須銘記!

由於被殖民統治的餘毒未消,加上教育上的某些缺失,香港年輕人對國家民族歷史、世界大勢普遍認識不深,更有不乏道聽途說的。加上西方列強對我們的敵意與野心從來沒有改變。一直以來,他們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圍堵我國,鼓吹傾銷西方的一套來瓦解我們的價值觀,企圖將香港變成西方滲透內地、顛覆中央政權的橋頭堡。我們看到他們是如何通過教育、輿論、網絡來荼毒香港的年輕人,並策動顏色革命。在長期的意識形態滲透下,部分青年便因此喪失了國家和民族的自尊和自信,甚或成為判徒、民族罪人,不禁令人扼腕。最大的國安漏洞在於思想和人心,我們必須牢牢補上這一課!

各位,香港的愛國工運起步於上世紀初、建國前,走過港英時代,如今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迎來了新時代新工運的使命與挑戰。100年過去了,香港海員大罷工仍然是香港愛國工運的精神資源,是我們今天的事業和未來發展源源不絕的動能。目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人民憑藉艱苦奮鬥、自強不息、勇於創新的民族精神不斷發展崛起,改變國家面貌,影響世界格局。香港在這場變局中必須堅定方向,長期堅持、準確落實一國兩制國策。正如習主席在七一講話中所說,香港必須將政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必須共同維護和諧穩定,還要開拓新發展動能。工聯會的新工運,正是愛國工運事業、建設力量的中流砥柱,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要堅持與社會同步,與基層同心;要顧大局謀長遠,以建設促改革,提升工運本領,團結各方,勇於鬥爭善於鬥爭;踐行新工運「共建 共榮 共享共贏」理念,立足香港,爭先世界,為香港繁榮,良政善治,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後,祝研討會完滿成功,在座各位收獲滿滿!多謝大家!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暨工聯會地區服務處成立30周年活動啟動禮》發言稿

尊敬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 、中聯辦何靖副主任、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女士、中聯辦社工部周蔚副部長、中聯辦社工部李運福副部長、中聯辦新界工作部胡啟明副部長、中聯辦新界工作部蘭滔處長 、中聯辦九龍工作部祝小東副部長、中聯辦九龍工作部王林暢副處長、中聯辦港島工作部王卉副部長、中聯辦港島工作部羅文臻副處長、各位來賓,各位工會、地區的義工朋友、各位同事﹕

歡迎大家出席慶祝工聯會地區服務處成立30周年啟動禮,各位都是工聯會的同路人、支持者和老朋友,工聯會地區服務處30年歷經新舊時代,篳路藍縷,「開疆拓土」,開啟工會地區工作新領域,為工聯的發展壯大,為香港的社區和諧,社會繁榮穩定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所取得的每一分成績都有賴於各位的付出,以及各大友好社團組織的幫扶,所以工聯會地區服務處的30年,是團结奮進,為民為港為國,值得自豪的30年。

是的,工聯會地區服務處傳承了工聯會的優良傳統。工聯會創會近75年來始終秉持服務工友,維護權益,團結各業工友的初心使命,與社會同步,與基層同心,貫徹「愛國 團結 福利 權益 參與」方針,發揮著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作用。早年隨著香港工業生產線外移,產業結構發生轉變,勞工市場也相應產生新狀況;為更有效聯繫會員,更好服務廣大市民,以及因應香港回歸祖國,積極參與社會、建設香港的需要,工聯會於1992年成立首個地區服務處——港島東地區服務處,隨後各區地區服務處也逐步投入服務。至今,工聯會已成立了16個地區服務處和2個地區聯絡處,服務網絡覆蓋港九新界,一直和屬會、會員及家屬保持密切聯繫,並透過工聯會立法會議員、區議員、社區幹事及時將市民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向政府反映,為會員及居民爭取合理權益,共同建設社區,改善民生,督促政府不斷完善各項社會政策。

三十載風雲變幻,櫛風沐雨。工聯仝人服務市民工友矢志不渝。回歸以來,香港確實經歷了不少的困難和挑戰,工聯會始終高舉愛國愛港旗幟,堅定地維護國家以及香港的安全和發展利益。家國情懷是工聯前輩們的光榮傳統,也是新時代工聯人的精神面貌。過去30年,是地區服務處不斷壯大的30年,作為工會力量的延伸,擴大了工會的力量,發揮了條塊結合的優勢,實現工會地區兩翼齊飛的戰略部署。同時,工聯會地區服務處也起到穩定社會的重要作用,發展了大量居民及婦、青、長者等地區組織,並將工會與各組織及友好社團連結起來,並結合工聯醫療所、業餘進修中心、工聯優惠中心等福利服務,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更好服務市民工友。

今年2月開始,第五波疫情形勢嚴峻,習主席下令,穩控疫情是香港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中央派出專家組,醫療隊支援特區抗疫。工聯會同樣全力投入抗疫工作,第一時間組織千人義工隊深入社區,率先籌集400多萬港元購買防疫物資,透過地區網路送到市民手上,與基層市民工友疫境同行。我們250多個屬會贊助會、16個地區服務處和2個地區聯絡處、以及工人醫療所、進修中心、優惠中心等機構始終堅守服務,協助配合政府各項措施,沖在抗疫最前線。工聯會先後派發口罩1500萬個,快速檢測包50萬盒,連花清瘟膠囊等中成藥12萬盒,還有數以萬計的食品飲料和清潔用品等。在3月底政府全民快測行動中,工聯會兩天內動員8000人次義工,積極參與30場全港十八區防疫包包裝活動。

各位,相信在座每一位都深有體會,地區工作無疑是辛苦的,同時也充滿成就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社區裡有我們這些務實肯做,心系街坊的工聯幹事,香港一定會更加和諧穩定。地區服務處是鍛煉政治人才的重要平台,為工聯會和香港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務實敢拼有擔當的骨幹,是愛國愛港人才庫的重要來源。總結30年來的地區經驗,我們深切體會到群眾路線是發展地區力量的方針,是社區發展的重要抓手,地區服務就是群眾事業,無論是處於任何時代,面對任何挑戰,只有全心全意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組織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便能戰無不勝,使我們的事業不斷壯大!

在這工聯會地區服務處成立30周年之際,我謹代表工聯會衷心感謝中聯辦、特區政府、各界社團及友好一直以來對工聯會的支持和幫助;感謝義工,感謝同事,感謝這個愛國愛港有能力有擔當的團隊!大家任勞任怨扎根地區,是維護一國兩制的中流砥柱。同時,義工的支持和市民的信任也在督促我們不斷進步,工聯會現時有七位立法會議員及三位區議員、50多位社區幹事/主任,186個地區組織,1.9萬名義工,地區組織會員總數達18萬多。我們這只強大隊伍,將一如既往竭誠服務各區居民,共建美好家園。

​工聯會地區服務處成立30周年適逢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一國兩制邁進新階段,愛國者治港為香港開啟新篇章,習近平主席在七一重要講話上強調,必須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必須將政權掌握在愛國者手中;希望特區管治能夠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共同維護和諧穩定。這就是我們工聯人新時代的使命擔當!在一國兩制新篇章中,工聯會以新時代工運為號召,響應時代呼喚,凝聚人心,團结社會,踐行「共建共榮共享共贏」理念,支持監督特區政府依法有效施政,實現良政善治。

工聯的兄弟姊妹們,工聯會參政為勞工,根基始終在群眾,工聯會地區服務處要與時俱進,為市民會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回應市民關切。相信我們的議員社幹都會時刻謹記「以人民為中心」理念,齊心協力!在此衷心祝願工聯會地區服務處成立30周年,再接再厲,再創佳績,祝福香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再創輝煌,祝福祖國繁榮昌盛!

多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