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工聯會

《在香港社會各界學習中共二十大精神分享會上的發言》

尊敬的駱惠寧主任、各位領導、各位政團社團領袖、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中共二十大是一次具有劃時代、里程碑意義的重要大會,吹響了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奮進的號角,唱響了香港新階段奮鬥的主旋律,為做好新時代香港工作指明了方向。細讀二十大報告,「人民」二字作為關鍵詞,貫穿始終,從「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字裏行間都是滿滿的人民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心香港市民福祉,始終支持、推動香港聚焦發展、改善民生。愛國愛港政團社團一直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把香港市民福祉作為工作依歸。今天,我非常榮幸作為政團社團代表,就如何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發揮優勢、彙集力量,促進良政善治,為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貢獻,與大家分享四點體會:

一、我們要發揮政團社團優勢,帶頭貼近市民服務市民。二十大報告強調「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習近平總書記7月1日在港重要講話也指出,要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廣大市民都切實感民生福祉的殷切關懷。政團社團要發揮廣泛聯繫社會各階層、工作網路覆蓋全港的優勢,堅守愛國愛港初心,厚植為民情懷,引領全港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及時準確掌握社情民意,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群策群力,大力支持特區政府拿出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舉措,破解土地房屋、扶貧助弱安老等方面的深層次矛盾問題,切實提高香港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我們要順應香港發展新階段新要求,合力提升社會治理水平。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行政主導,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提升全面治理能力和管治水平」。習近平總書記7月1日在港重要講話也指出「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增強治理效能」。政團社團一直是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的重要力量,在「愛國者治港」原則的新階段,我們要順應社會形勢的新變化新要求,凝聚治理共識、強化治理思維、培育治理人才、鞏固治理基礎,協助特區政府提高管治水平,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有機結合起來,用扎扎實實的工作成效,合力推動香港實現良政善治。

三、我們要把握歷史發展新機遇,推動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二十大報告科學擘畫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強調「鞏固提升香港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航空、創新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地位」。我們要放眼世界格局劇烈變化,立足國家現代化建設總要求,把握歷史發展新機遇,以更積極主動的姿態,以「香港所長」對接「國家所需」。要發揮政團社團與兩地密切聯繫的優勢,大力促進人文交流合作、經濟融合發展,推動香港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橋樑和窗口作用,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帶動香港市民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香港華章。

四、我們要發揚和衷共濟的團結精神,鞏固發展愛國愛港統一戰線。二十大報告特別提出「要發展壯大愛國愛港力量,增強香港同胞的愛國精神,形成更廣泛的國內外支持「一國兩制」的統一戰線」。政團社團要心懷「國之大者」,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增強凝聚力,擴大影響力,提升感召力,更好地團結廣大市民。我們要大力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要發揚香港包容共濟、求同存異的優良傳統,以「共建共榮,共享共贏」的新理念,擴大團結面,畫出最大同心圓。要深入市民深入基層講好二十大精神,增進香港市民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自豪感。要以適當方式走出去,向世界講好中國共產黨與「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故事,更廣泛地形成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認同和支持,彙聚起「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強大合力。

各位,今天的香港已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今天的中國已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今天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們要將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推動加快香港發展,促進良政善治的強大動能,堅定信心、同心同行、克難而進,以實幹家的精神譜寫「一國兩制」新篇章,共享祖國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

《紀念香港海員大罷工勝利100周年研討會》歡迎辭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下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紀念香港海員大罷工勝利100周年研討會」。首先,我要向海員工運先輩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僅代表紀念活動籌備委員會向在座所有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並對四位講者嘉賓,劉智鵬教授、劉蜀永教授、邱逸博士、蔡思行博士撥冗到場為我們作主題演講表示衷心的感謝!鑒古知今,我們懷著熱切的期待聆聽各位專家學者的高見,為新時代工運帶來有益的啟示!

鴉片戰爭以後的中國近代史,其中就有香港被迫割讓的屈辱;發生於一百年前的香港海員大罷工,正是在香港被英國殖民統治的背景下發生的,大罷工聯動省港以至全国,持續了56天,震驚中外。由原來海員反對剝削爭取合理待遇,演變為反帝反殖的鬥爭,最終取得了勝利,這標誌著中華兒女在英國高壓殖民統治下,在團結工人維護權益及民族意識上的覺醒,是中國以致世界工運史上值得濃墨重彩書寫的一筆。海員大罷工也為中國工人運動史奠定了高度的起點,也為中國革命奠定了基礎並提供了理論和人才的準備,是近代中華兒女救亡圖存歷史上偉大的事件,影響深遠!

適逢今年也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25年來香港儘管經歷風雨,一國兩制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功。我們紀念大罷工的勝利,也是對洗刷百年屈辱、香港回歸祖國的呼應。而今天舉辦這場研討會,也是對在海員大罷工的感召下,百年來香港工人運動所進行可歌可泣偉大鬥爭的紀念和致敬。同時更希望藉此勉勵年輕一代奮發向上,秉承愛國家愛民族的精神,積極參與工運,為建設更美好的香港而努力。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底蘊深厚,一路走來,大部分時間我們一直站在世界的前列,直至近代錯過了現代化進程、被列強侵略,才落後於世界,被殖民掠奪,山河破碎,生靈塗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前赴後繼,奮起反抗。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華民族的發展方向和進程才發生深刻的改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才有力地踏上征程。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國,從未如此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包括海員、中國工人和無數中華兒女以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必須銘記!

由於被殖民統治的餘毒未消,加上教育上的某些缺失,香港年輕人對國家民族歷史、世界大勢普遍認識不深,更有不乏道聽途說的。加上西方列強對我們的敵意與野心從來沒有改變。一直以來,他們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圍堵我國,鼓吹傾銷西方的一套來瓦解我們的價值觀,企圖將香港變成西方滲透內地、顛覆中央政權的橋頭堡。我們看到他們是如何通過教育、輿論、網絡來荼毒香港的年輕人,並策動顏色革命。在長期的意識形態滲透下,部分青年便因此喪失了國家和民族的自尊和自信,甚或成為判徒、民族罪人,不禁令人扼腕。最大的國安漏洞在於思想和人心,我們必須牢牢補上這一課!

各位,香港的愛國工運起步於上世紀初、建國前,走過港英時代,如今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迎來了新時代新工運的使命與挑戰。100年過去了,香港海員大罷工仍然是香港愛國工運的精神資源,是我們今天的事業和未來發展源源不絕的動能。目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人民憑藉艱苦奮鬥、自強不息、勇於創新的民族精神不斷發展崛起,改變國家面貌,影響世界格局。香港在這場變局中必須堅定方向,長期堅持、準確落實一國兩制國策。正如習主席在七一講話中所說,香港必須將政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必須共同維護和諧穩定,還要開拓新發展動能。工聯會的新工運,正是愛國工運事業、建設力量的中流砥柱,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要堅持與社會同步,與基層同心;要顧大局謀長遠,以建設促改革,提升工運本領,團結各方,勇於鬥爭善於鬥爭;踐行新工運「共建 共榮 共享共贏」理念,立足香港,爭先世界,為香港繁榮,良政善治,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後,祝研討會完滿成功,在座各位收獲滿滿!多謝大家!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暨工聯會地區服務處成立30周年活動啟動禮》發言稿

尊敬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 、中聯辦何靖副主任、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女士、中聯辦社工部周蔚副部長、中聯辦社工部李運福副部長、中聯辦新界工作部胡啟明副部長、中聯辦新界工作部蘭滔處長 、中聯辦九龍工作部祝小東副部長、中聯辦九龍工作部王林暢副處長、中聯辦港島工作部王卉副部長、中聯辦港島工作部羅文臻副處長、各位來賓,各位工會、地區的義工朋友、各位同事﹕

歡迎大家出席慶祝工聯會地區服務處成立30周年啟動禮,各位都是工聯會的同路人、支持者和老朋友,工聯會地區服務處30年歷經新舊時代,篳路藍縷,「開疆拓土」,開啟工會地區工作新領域,為工聯的發展壯大,為香港的社區和諧,社會繁榮穩定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所取得的每一分成績都有賴於各位的付出,以及各大友好社團組織的幫扶,所以工聯會地區服務處的30年,是團结奮進,為民為港為國,值得自豪的30年。

是的,工聯會地區服務處傳承了工聯會的優良傳統。工聯會創會近75年來始終秉持服務工友,維護權益,團結各業工友的初心使命,與社會同步,與基層同心,貫徹「愛國 團結 福利 權益 參與」方針,發揮著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作用。早年隨著香港工業生產線外移,產業結構發生轉變,勞工市場也相應產生新狀況;為更有效聯繫會員,更好服務廣大市民,以及因應香港回歸祖國,積極參與社會、建設香港的需要,工聯會於1992年成立首個地區服務處——港島東地區服務處,隨後各區地區服務處也逐步投入服務。至今,工聯會已成立了16個地區服務處和2個地區聯絡處,服務網絡覆蓋港九新界,一直和屬會、會員及家屬保持密切聯繫,並透過工聯會立法會議員、區議員、社區幹事及時將市民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向政府反映,為會員及居民爭取合理權益,共同建設社區,改善民生,督促政府不斷完善各項社會政策。

三十載風雲變幻,櫛風沐雨。工聯仝人服務市民工友矢志不渝。回歸以來,香港確實經歷了不少的困難和挑戰,工聯會始終高舉愛國愛港旗幟,堅定地維護國家以及香港的安全和發展利益。家國情懷是工聯前輩們的光榮傳統,也是新時代工聯人的精神面貌。過去30年,是地區服務處不斷壯大的30年,作為工會力量的延伸,擴大了工會的力量,發揮了條塊結合的優勢,實現工會地區兩翼齊飛的戰略部署。同時,工聯會地區服務處也起到穩定社會的重要作用,發展了大量居民及婦、青、長者等地區組織,並將工會與各組織及友好社團連結起來,並結合工聯醫療所、業餘進修中心、工聯優惠中心等福利服務,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更好服務市民工友。

今年2月開始,第五波疫情形勢嚴峻,習主席下令,穩控疫情是香港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中央派出專家組,醫療隊支援特區抗疫。工聯會同樣全力投入抗疫工作,第一時間組織千人義工隊深入社區,率先籌集400多萬港元購買防疫物資,透過地區網路送到市民手上,與基層市民工友疫境同行。我們250多個屬會贊助會、16個地區服務處和2個地區聯絡處、以及工人醫療所、進修中心、優惠中心等機構始終堅守服務,協助配合政府各項措施,沖在抗疫最前線。工聯會先後派發口罩1500萬個,快速檢測包50萬盒,連花清瘟膠囊等中成藥12萬盒,還有數以萬計的食品飲料和清潔用品等。在3月底政府全民快測行動中,工聯會兩天內動員8000人次義工,積極參與30場全港十八區防疫包包裝活動。

各位,相信在座每一位都深有體會,地區工作無疑是辛苦的,同時也充滿成就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社區裡有我們這些務實肯做,心系街坊的工聯幹事,香港一定會更加和諧穩定。地區服務處是鍛煉政治人才的重要平台,為工聯會和香港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務實敢拼有擔當的骨幹,是愛國愛港人才庫的重要來源。總結30年來的地區經驗,我們深切體會到群眾路線是發展地區力量的方針,是社區發展的重要抓手,地區服務就是群眾事業,無論是處於任何時代,面對任何挑戰,只有全心全意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組織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便能戰無不勝,使我們的事業不斷壯大!

在這工聯會地區服務處成立30周年之際,我謹代表工聯會衷心感謝中聯辦、特區政府、各界社團及友好一直以來對工聯會的支持和幫助;感謝義工,感謝同事,感謝這個愛國愛港有能力有擔當的團隊!大家任勞任怨扎根地區,是維護一國兩制的中流砥柱。同時,義工的支持和市民的信任也在督促我們不斷進步,工聯會現時有七位立法會議員及三位區議員、50多位社區幹事/主任,186個地區組織,1.9萬名義工,地區組織會員總數達18萬多。我們這只強大隊伍,將一如既往竭誠服務各區居民,共建美好家園。

​工聯會地區服務處成立30周年適逢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一國兩制邁進新階段,愛國者治港為香港開啟新篇章,習近平主席在七一重要講話上強調,必須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必須將政權掌握在愛國者手中;希望特區管治能夠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共同維護和諧穩定。這就是我們工聯人新時代的使命擔當!在一國兩制新篇章中,工聯會以新時代工運為號召,響應時代呼喚,凝聚人心,團结社會,踐行「共建共榮共享共贏」理念,支持監督特區政府依法有效施政,實現良政善治。

工聯的兄弟姊妹們,工聯會參政為勞工,根基始終在群眾,工聯會地區服務處要與時俱進,為市民會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回應市民關切。相信我們的議員社幹都會時刻謹記「以人民為中心」理念,齊心協力!在此衷心祝願工聯會地區服務處成立30周年,再接再厲,再創佳績,祝福香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再創輝煌,祝福祖國繁榮昌盛!

多謝各位!

《中聯辦學習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座談會》發言稿

尊敬的駱惠寧主任,各與會嘉賓,各位市民,各位媒體代表,

大家早上好!

很高興出席今天的座談會,一起學習習總書記昨天的重要講話。剛剛駱主任的分析解讀讓我們深受啟發,接下來請允許我結合自身工作情況,以《堅決支持特區政府實現良政善治,彰顯維護「一國兩制」堅強意志》為題,就習總書記昨天的講話分享幾點思考。

第一,習總書記作為中央最高領導,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嚴密的邏輯說理以及最權威的表述,再次向香港,向全國,向全世界宣示中央政府對維護、準確落實、長期堅持「一國兩制」國策的堅強意志和決心。香港無論在歷史上,還是以「一國兩制」方式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以後,都與祖國和中國共產黨血脈相通骨肉相連。所以堅持「一國兩制」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將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任何勢力企圖破壞改變這種血肉關係,就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挑戰,必將付出無可承受的代價!

第二,習總書記的講話,回顧總結香港回歸祖國後,三方面的發展經驗,我認為這也是接下來我們必需鞏固和提升的三個方面。首先,香港作為連結祖國和國際的橋樑和窗口,要努力實現《十四五規劃》中對香港八個中心的定位;其次是要以法治保障香港自由開放、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其三則是香港的民主發展要符合香港的憲制地位,符合一國兩制,要有利於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對此我非常認同,香港要避免政治紛爭,保持穩定,這是一切發展的基礎。而作為管治團隊便要懂政治,講政治,必須也要有維護政權、維護「一國兩制」的擔當、堅強意志和決心。如果還有以「政治中立」來偷換概念的,這顯然不符合「一國兩制」政治現實,結果將必令「一國兩制」走偏走斜,爭坳內耗不斷,社會發展停滯不前。

第三,習總書記指出「一國兩制」必須長期堅持。那麼所有參與治港的愛國者、建設力量的各層級都要真抓實幹,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有效施政,以實際行動體現維護一國兩制的堅強意志和擔當,愛國者個個都要是實幹派!同時我認為要確保政權牢牢把握在愛國者手中,就必須保持與反中亂港分子鬥爭到底的政治警覺和實力,強化自身的主體責任,勇於擔當,主動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社會穩定;另外,總書記提出的4點希望,是對特區治理提出的要求,也是未來檢查工作成效的標準。本人無論在行政會,立法會還是工會、以及地區層面的工作,都會以這四點檢視自身工作,監督及協助政府有效施政。

習總書記的講話全面深刻,貼近民心,我看到很多網友表示真切地感受到總書記的心牽掛著廣大市民,希望特區政府能夠落實好總書記的囑託,讓市民對香港未來有信心有期望。本人必將恪盡職守,不負初心,帶領工聯會踐行「共建共榮,共享共贏」新時代工運理念,團結社會,服務市民,建設國家!

謝謝!

圖片是7月1日就職宣誓後,新政府主要官員及行會成員與習主席的合影。

《進一步夯實「一國兩制」制度基石》——在韓正副總理看望香港團時的發言

吳秋北
2021年3月7日

夯實「一國兩制」制度基石,必須從貫徹落實港區國安法和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兩方面發力,確保香港能夠在「一國」之下充分發揮「兩制」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港區國安法是守護香港安寧的定海神針,自去年6月頒布實施以來,效果立竿見影。香港政局逐步穩定,街頭暴力事件迅速減少,社會秩序恢復正常,民心安定。一批反中亂港頭目,如黎智英、黃之鋒、戴耀廷等人相繼被捕,顯示港區國安法不是無牙老虎,而是具有強大威力。我們必須堅定執行到底,將外部勢力埋在香港的「港獨」毒瘤連根拔起,做到除惡務盡,揚善必果。

港區國安法是國家安全的法律防線,而要實現良政善治,就需要完善選舉制度,從制度上保障「愛國者治港」原則得到準確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是確保「一國兩制」不走樣不變形,維護國家安全、抵禦外來干預和顛覆,正本清源、濾除沉渣、對抗港獨「病毒」的一劑「疫苗」。我們為香港終於可以掃除政治亂象,聚焦民生經濟,全力以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欣慰、振奮。有關制度的安排完全是中央事權,必須由全國人大依法作出決定。這符合《憲法》、《基本法》的規定,符合「一國兩制」理論和實踐初心,是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的重要體現。我們完全贊同,堅決擁護!

建立健全「愛國者治港制度」將開啟「一國兩制」偉大實踐新征程。接下來,愛國者要勇擔使命,積極作為,開拓創新,謀求發展。為此,我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憲法、基本法、港區國安法宣傳教育工作。將同「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法治觀念植入民心,強化市民守法意識,是確保香港長治久安的基礎性工作。修例風波的一個惡劣影響就是破壞了香港人寶貴的法治精神。在改革司法、法律制度,設立有效監督機制的同時,要加強法治教育,樹立正確法治觀念,幫助香港市民更全面深入認識憲法和基本法,把握「一國兩制」核心要義;要落實國家全面管治權,進一步增強國家向心力,提高香港市民的責任感。

2.學習領會新發展理念。香港各界應掌握新發展理念,領會新發展理念核心精神,只有將香港的發展規劃融合新發展理念,才能讓香港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只有在思想行動上和諧統一,才能在改革中恪守底線,在發展中把準方向。

3.樹立愛國者模範人物。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愛國者不是生硬的標準,而是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愛國者來自普通市民,更存在於市民之中。要出台政策措施,推崇愛國者代表人物,傳遞正能量。以點帶面,營造愛國氛圍,凝聚愛國能量。

4.加強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國情教育至關重要。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對於培養青少年國家觀念意義重大。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無需向國家繳稅;香港青年也不需要為國土安全戍守邊疆。但維護國家安全、培養家國情懷需要有親身經歷和具體體驗。切身感受的力量勝過萬語千言,應創造條件,在大灣區構建平臺,為香港青少年兒童提供軍訓機會。在軍訓中,讓他們感受軍營生活,增強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同時加強宣傳,鼓勵參加。

最後我要強調,夯實「一國兩制」制度基石還要靠廣泛愛國者共同努力,愛國者因愛國而奮發有為,愛國者治港永葆愛國者使命初心!

《第38屆會員代表大會閉幕辭》

文/吳秋北

2021年3月28日

各位代表:

大會審議通過了工聯會第37屆理事會工作報告,為未來三年工作作了部署。也審議通過了財政和修章、提案報告。

工聯會第38屆會員代表大會,如期召開,既是順理成章,又極不平凡。回望過去幾年,世界格局深刻調整,國家經歷了中美關係博弈戰,新冠疫情阻擊戰,全面脫貧攻堅戰,完成「十三五規劃」,還有關乎香港的政權保衛戰!月初,兩會在北京成功召開,萬眾一心,要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週年。「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藍圖繪就,國家發展進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强國新征程。這正是百年不遇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交會。習主席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講到,中華兒女每個人都了不起!工聯會愛國愛港旗幟鮮明,歷史悠久,能和國家並肩作戰,同心同德,任重道遠,與有榮焉!

在香港,一國兩制偉大實踐開啟全新篇章,以「愛國者治港」為原則的治理體系正在完善落實。中央下定決心,為香港撥亂反正。相信「完善香港治理體系」的一系列舉措,定能從根本上解救香港,排除外部干預,終止內耗,重新出發。以行政長官為核心、愛國者為主體管治團隊的重要職責,就是要確保中央全面管治權,和特區高度自治權得以準確落實,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香港長治久安,並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工聯會是愛國愛港最堅定的主力軍,為新時代一國兩制偉大實踐保駕護航,責無旁貸!

工聯會一貫秉持「愛國、團結、權益、福利、參與」的工運方針,始終與工友們憂戚與共,肝膽相照。我們堅決與反中亂港勢力作鬥爭,始終堅定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有效施政。我們團結群眾,對抗黑暴,抵制反動工會組織政治罷工,我們與打工仔共度時艱,顧全大局,維護社會穩定。工聯會的努力與誠意得到各界廣泛認同以及中央政府高度肯定!

各位代表﹕

我們國家已進入新時代,踏入新發展階段。歲月崢嶸,不容蹉跎,工聯會也要善用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開展新時代工運如箭在弦!今屆代表大會以「新時代 新工運」為主題。新工運就是要打破資本壟斷,改革土地房屋政策,讓市民真真正正安居樂業。我們要幫助廣大打工仔在新一輪產業革命中提高競爭力,讓工友不掉隊。我們要建設一個「人人有機會」的智慧型社會,全民共建共榮共享共贏。我們要身體力行、積極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分享與分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和歷史使命!

「愛國者治港」是「一國兩制」的新時代,也是愛國工運的新時代,過往阻礙社會發展的政治內耗、利益壁壘、制度僵化、效能不彰等問題都必須徹底改革!工友們醒覺,為社會進步而奮鬥,不是為哪個資本家而打工!我們不再只為一日三餐營營役役!新時代工運要團結打工仔向政府展示我們的力量與智慧,展現群眾的能量與擔當!我們要團結在一起,凝聚成一股力量,打造共同的家園,在社會、集體的勝利中,成就小我,實現自我!

工聯會的愛國工運起步於建國前,走過港英時代,陪伴香港回歸。香港的回歸之路並不平坦,一國兩制實踐也有挑戰。工聯會的愛國之心從未改變!接下來,我們勢必要在愛國者治港的主體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要加強團結勞工界以及社會各界,增強工聯會的社會影響力,讓我們的事業蓬勃壯大。實踐出真知,實績是試金石,我們要勇於創新,主動求變,為香港再創輝煌而奮鬥,無負韶華,不辱使命,打拼出一個屬於我們的新時代!

我要向工聯會的前輩們致敬!輝煌的歷史與成績,鞭策著一代又一代的工聯人奮發向上,是工聯永恆的財富!對於年輕一輩,我們也要做出勉勵並且自勉,我們要不斷提高業務能力與思想覺悟,要時刻保持先進性為新時代工運事業做貢獻!工聯是個大家庭,工運事業離不開群眾的支持,我要衷心地感謝在座各位代表、列席代表、工作人員;向所有不辭勞苦險阻,面對黑暴仍然迎難而上的工聯兄弟姐妹、義工朋友,表達敬意和謝意;也要代表工聯會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幫助工聯工運事業的各地工會、社會各界,致以衷心感謝!

最後我謹祝願各工會、地區和福利服務機構會務、業務興隆,會員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祝各位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現在,我鄭重宣佈,香港工會聯合會第38屆會員代表大會全部議程圓滿完成,勝利閉幕!

為民生謀福祉是「愛國者治港」的必然要求

文|吳秋北

2021年3月7日

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3月6日早上接見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表示自己每日都看香港新聞,非常關注香港現時情況,特別要把疫情和保就業放在突出位置。韓副總理在3月7日看望港區人大代表團時表示,支持特首林鄭月娥領導的特區政府。香港的當務之急是控制疫情,力爭「清零」。對於「愛國者治港」,是香港政制的大原則,要堅持及貫徹落實,以保「一國兩制」可以行穩致遠,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特別強調社會恢復法治、穩定之後,更要一起做好長遠規劃,解決貧富懸殊、住屋等問題。

工聯會作為高舉愛國愛港旗幟的全港最大勞工團體,特別關注香港民生發展。而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社會穩定的基礎,也是滅貧最根本的有效手段。在去年4月1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首次在「六穩」(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和)工作上,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就業正是放在首位。今年的總理工作報告,除了制定經濟增長目標為6%以上,還提出兩項就業相關的指標,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以上,以及城鎮調查失業由6%降至5.5%。可見國家對保就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事實上,宏觀政策的兩大目標,一個是穩住經濟基本盤,另一個就是優先穩就業保民生。

內地的保就業措施層出不窮、多渠道,既要穩崗擴崗,也為重點群體提供支援和帶動創業。就業優先政策力度不斷加強、聚力增效,但也同時擴大惠及範圍。

不過,萬變不離其宗,保就業的核心有三部分:一、有沒有足夠的工作,工作是否穩定,前者要擴崗,後者要穩崗;二、就業配對的問題,會否出現「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的情況。這一方面是就業資訊是否流通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求職者的技能、偏好和資歷是否匹配。三、假如確實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個別人士的就業問題,如何能為這些失業人士提供生活保障。

說到穩崗擴崗,疫情之下,有很多行業無法正常營運,打工仔的飯碗不穩。例如旅遊業疫下無工可開。政府便應考慮設立一些臨時職位給旅遊業界的工友,讓他們有工可做;或協助他們暫時轉到其他技能匹配的行業工作;或讓他們在獲取一定金額的津貼下作技能提升。簡言之,就是讓疫情受困的工友能有事可做的同時,有一定的收入應付家庭開支。

新春期間,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推出「迎新春 穩崗留工送培訓」專項工作,力求實現「留崗一人、培訓一人」,給予留崗人員培訓補貼、生活費補貼和交通補貼,並推動企業「以工代訓」,即企業利用辦公/生產場所進行生產技能培訓,可獲得相關補貼。香港一些受疫情嚴重影響的行業,例如旅遊和美容,是否也能參考內地的「以工代訓」工作,讓企業以培訓留住職位和吸納就業,讓保障工友的基本生活獲得保障?

內地還設有就業專項補助,推動各類勞動力市場、人才市場、零工市場建設,廣開就業門路,目標是為有意願有能力的人創造更多公平就業機會。反觀香港,求職問題主要靠市場自行解決,各行各業缺乏用人和薪酬指標,求職招才資訊雜亂。

而在就業配對問題上,現時內地推動降低就業門檻,動態優化國家職業資格目錄,降低或取消部分准入類職業資格考試工作年限要求。為何要降低門檻而不是提高?這並非要放寬從業人員的水平要求,而是要讓更多具潛質的新人獲得入行機會或職業資格,吸納更多就業,讓新人盡早接受在職培訓累積經驗,但原則是「易入難出」、精益求精,考核嚴謹。

另一方面,香港政府的就業服務相對被動,坐等求職者求助,連最基本的大型全港性就業推廣活動也欠奉。大部分求職者都只是自行到求職網找工作和寄求職信,政府在就業支援上幾乎處於空白。內地官員為保就業絞盡腦汁,五花八門的項目都有。反觀我們的勞福局局長,薪金遠高於內地官員,智力之高毋庸置疑,但就是交不出任何保就業項目!

內地最新近的保就業項目,便有「直播帶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很多時就是局長親自操刀)直播招聘單位辦公現場,讓企業人事部門介紹薪酬待遇,企業高管宣講企業宗旨和發展,令求職者更多掌握用人單位的公司文化和工作要求。

人社局更會安排職業指導師和公共就業服務人員,協助求職者擇業,給予薪酬建議、職業發展路向和路線、心理輔導、在線職業指導,甚至教導求職者在失業期間如何規劃生活與平衡心理。新時代下的就業市場生態變化更大更急促,新興產業造成的新舊崗位更迭,必然引發人力市場波動。勞福局在就業支援上本應有更大的擔當,也只有積極引導,整體把控,才能疏導就業壓力,擴充人才庫,以支持產業持續發展。然香港政府放手不理,讓市場自然解決,鮮有主動介入,勞工處閒得可一度養著顏武周,讓他頻繁搞政治,而不是為保就業出謀獻策。實在是不務正業,丟人現眼!

最後想說,內地和澳門均設有社保基金。澳門的社保基金設有養老金、殘疾金、失業津貼、疾病津貼、出生津貼、結婚津貼和喪葬津貼;內地的社會保險,則包括基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香港雖然有綜援,卻要情況足夠差才能申請,覆蓋面有限,非全民福利。特別是現下失業慘重,仍有人在持續半年以上無收入的情況下,堅持不願意申請或者不符合申請資格,也可以看出綜援作為社會福利的局限性。至於強積金,在對沖機制下,其實只是強制性個人儲蓄,算作社會福利,實在徒有虛名。而且工聯並不主張允許中途支取強積金,顧頭不顧尾反而影響退休保障,該由政府解決的問題,怎可轉嫁給市民?內地和澳門的社福政策,都針對人生歷程,按照不同人生階段需要作全盤考慮和支援。這就是人性化的施政思維,絕不是本位思考,做了就算。香港的官僚主義,在保就業、救失業上怠政、懶政不可接受!

高官糧支豐厚,做事欠缺擔當。如要開源節流,應論功計酬,高官人工自能減去大半,節流成功,回饋市民。

認清變局,堅守愛國愛港立場;把準方向,勇當新時代工運先鋒——工聯會「新時代工運」論述

吳秋北
2021年1月

一個全新的香港正在蛻變,「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邁進了新里程。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場偉大的變革中都有角色,都要找準方向,找到自己的位置,貢獻力量!

「國安法」下反思求變,團結力量再出發

誠然,顏色革命、新冠肆虐,帶給香港前所為未有的挑戰與艱難。隨之而來,是深刻入骨的反思與求變。此刻,香港正處於撥亂反正,由亂轉治的陣痛之中,進入了後「港區國安法」時代,接著必然迎來一個更加穩定繁榮全新的香港。這個全新的香港需要我們去建設,也值得我們為之奮鬥。等待我們解決的問題,絕對不只是黑暴和疫情;為了徹底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為了打破資本壟斷的發展僵局,為了改變社會財富分配不公不義的扭曲,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攜手並肩,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重建一個真正屬於我們的香港!

我們是誰?我們是為百業生產服務的勞動者,我們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建設者,我們是資本累積、壟斷過程中的被壓榨者,我們是不再沉默、敢於維權的發聲者,我們是勇於和「顏色革命」對抗的鬥爭者。同時,我們也是「一國兩制」偉大事業的實踐者。有見及此,工聯會發出最廣泛的呼籲:社會需要變革!香港需要重新出發!

建立健全「愛國者治港」制度,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或許過去您未能感受到個人力量的強大,那正正說明我們還不夠團結;或許過去您未感受到使命之重大,那正正說明我們愛國愛港之情從未如此深沉。我們需要團結一心,對抗資本無序擴張,改革資本主義社會結構中的種種弊端;我們要勇擔使命,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這是我們的訴求,是工聯會的使命擔當。

香港踐行「一國兩制」二十三載有餘,對於何謂「特別行政區」有著深刻而生動的體會與感悟。「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是為了回歸後,保持港人原來生活方式不變,但這並不等於特區政府就要照單全收殖民統治的管治方式,政府更不可以放任資本橫行、利益固化而故步自封。工聯會主張,特區政府有責任擔當社會發展的主導者,改革創新的推動者,落實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香港特色治理體制。

金融海嘯沒有擊垮香港經濟,顏色革命未能動搖特區政權,香港一路風雨兼程,仍能保持繁榮穩定,除了自身努力之外,離不開偉大祖國這個強大的後盾;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與特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正是香港自由發揮的基礎與保障。工聯會始終認為「愛國愛港者治港,反中亂港者出局」,才能確保中央全面管治權;才能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社會和諧,經濟繁榮;才能徹底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

工聯會是最堅定真誠的愛國愛港力量主力軍,以「愛國·團結·權益·福利·參與」為工運方針,具有最廣泛堅實的群眾基礎;工聯支持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支持擁護建立健全「愛國者治港」制度,確保「一國兩制」不走樣不變形。並且以「支持、合作、批評、監督」處理和政府的關係,有覺悟有能力團結社會各界,與特區政府一道推動實現在司法、行政、媒體、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打造一支忠誠高效有擔當的公務員隊伍。為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為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基本國策保駕護航。

捍衛勞工權益,維護勞動尊嚴,扭轉就業生態

工聯會參政為民,為政以正,是源自對政權建設、經濟模式與民生發展,三者內在邏輯的深刻認知。一言以蔽之,掌握主動權,才有能動性。所以工聯以主動為市民工友發聲、捍衛權益與尊嚴為己任,與民同在,是打工仔的代言人!壯大隊伍是為了凝聚力量,強大力量是為了維護合法權益,以及更有力的支持、監督政府依法有效施政,執政為民。

站在抉擇方向的十字路口,特區政府有必要審時度勢,對於「一國兩制」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作出準確判斷。「大市場、小政府」的舊觀念正在阻礙香港發展。「重資本,輕勞工」也顯然與「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相悖離。當社會發展被資本壟斷,面對資本無序擴張,政府不作為就相當於助長不公義,這樣的社會體制終將被人類拋棄。工聯會希望政府勾畫藍圖,建設一個「人人有機會」的智慧型社會。

回歸以來,政府在勞工政策改革方面乏善可陳,這是親資本思想所致。在資本主義社會,要求改善勞工權益是天方夜譚嗎?人民賦予政府的權力,可用來傷害人民的利益嗎?「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並不允許簡單照搬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中央政府管轄下的特區政府,有責任履行人民政府的職責與義務,理應切實維護勞工權益,改革勞工相關法律及制度,當中包括:1. 修訂《僱傭條例》、2. 取消政府外判制度、3. 完善強積金計劃、4. 設立綜合全民退休保障、5. 加快落實兩假合一、6. 制訂標準工時、7. 改革《職工會條例》、8. 建立失業援助制度及9. 制定長遠的就業導向與人力資源發展規劃。以上正是工聯會在勞工方面長期堅持的九大主張,以期扭轉目前的就業生態。

團結正義力量,對抗資本壟斷,共享發展成果

近年來,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因缺少宏觀把控而滋生的種種弊端暴露無遺。當一切問題歸結為利益,任何關係也都被簡化為對立。香港深受其害!重新審視香港在司法、教育、媒體、房屋、土地政策,甚至政府管治中所存在的問題,不難發現萬惡同源,根本問題出在利益操控。那麼,若我們仍然在固有的資本框架內尋求解決方案,註定徒勞無功。所以我們要求政府建立機制,有效遏制、防範資本壟斷,改變財富分配不均。工聯會倡議聯合群眾,團結勞工界最大力量,共同抗衡資本財團,以正義能量與政府同行!我們要相信只要團結在一起,就能發出社會變革的最強音;只有團結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才能打破不對稱的勞資關係,才能化解包括土地房屋在內的深層次矛盾。我們要讓執政者認清,勞動者共享社會發展成果是天經地義!

為灣區注入活力,為祖國貢獻青春

具有衝破制度限制,打破制度壁壘的各種可能性,正是「一國兩制」賦予香港的制度優勢。工聯會認為政府未能突破思想惰性與思維定勢,我們鼓勵政府靈活應變,激發活力,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香港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謀劃更為廣闊高質的發展空間,同時為大灣區注入香港青年的熱血與激情。以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多年來在灣區服務港人的豐富經驗所見,機遇與需求並存,灣區共融互通是大勢所趨,也是歷史的必然。工聯定會紮根香港,建設灣區,輻射全國,一如既往積極支持與協助香港在灣區建設中擔當好重要引擎角色,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有所貢獻亦有所收穫!

新時代工運為香港福祉而戰,工聯會願與各界並肩同行

勞動者是新時代偉大的締造者,是最具智慧與力量的社會持份者!勞動者有訴求和自覺,命運不能寄託於資本家!社會需要變革,不能指望既得利益者代勞!我們受夠了假手於人!我們受夠了被動接受!工聯會呼籲每一個立志建設香港的人,將我們的政治能量團結起來,用自身力量維護共同利益!過往無數經歷告訴我們,唯有從制度上進行翻天覆地的改革與重建,唯有將整體從制度桎梏中脫離出來,才能獲得個人自由、權益與尊嚴。我們為香港整體福祉而戰,成就香港就是成就自己。

工聯會願與各界團結一致,並肩作戰,為民發聲,勇於擔當,重建公義社會;工聯會高舉愛國愛港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工聯會相信,百年變局之中,更要認清形勢,把準方向,堅定立場。新時代工運因應生產關係的性質而與時俱進,結合「一國兩制」不走樣不變形基本國策,和「愛國者治港」原則,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與祖國同心同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向前!

香港的變與不變都不能反動—論新時代工運之一

吳秋北
2021年2月4日

本週一在北京舉行的「完善『一國兩制』體系,落實『愛國者治港』根本原則專題研討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發表重要講話,中央對香港政改有了明確方向,自然涉及到香港的變與不變。《基本法》第五條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這是我們一直理解的「五十年不變」。這個「承諾」包括兩部分,一是資本主義,一是生活方式不變。

說到資本主義,國家並沒有打算讓香港變成社會主義社會,因此產生「一國兩制」的構想,「一國兩制」是為了求同存異,而不是製造矛盾。即便是在經歷了一場失敗的政變之後,中央也無意改變對這一方針,只是通過完善制度、落實原則來解決「一國兩制」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資本主義有程度之分,極端資本主義社會,又或是裙帶資本主義,都不是理想的資本主義形態。早在2014年,英國《經濟學人》便發表了裙帶資本主義指數,香港位列所有地區的榜首,大部分財富都由大財團壟斷,而大部分新增財富都由大財團佔有。我們談到資本主義的好處,主要建基於自由放任下的逐利行為對社會生產力有激勵和促進作用。然而,現在我們所見到的香港,是大財團透過其固有的資本優勢「吃老本」,以剝削勞工而非促進生產力來維持其經濟利益和地位,高地價、高租金窒礙了所有行業的發展,導致香港經濟無法轉型,產業無法升級。如何改革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讓社會重新回到能促進生產的資本主義形態,這是不變之中需要變的部分。

我認為維持某種制度不變並非「五十年不變」的宗旨,民生福祉、生活幸福才是「五十年不變」的意義。香港要發展成為一個兼顧民生、經濟、公平的資本主義社會,就要避免走向極端資本主義,需要制衡和約束資本壟斷形成霸權。作為既得利益者,對於改革自然是抵制的,於是累積下來的民生問題、深層次矛盾就成了「灰犀牛」,暗藏著龐大的反動性,是極具顛覆能力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壟斷集團為了轉移矛盾,常用的障眼法就是暗中勾結反對派,製造政治麻煩,和中央較勁,以維持資本壟斷。反對派只是表皮,大財團才是核心,2019年這場暴亂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改變香港現狀,惟有依靠強而有力、能擔當、肯作為的政府,以行動來改變現狀。面對實力懸殊的大財團和小市民,政府如何自處?是否願意以官民協作代替官民對立?如何避免那些帶有嚴重偏見的媒體或資本代理人的片面之詞,掩蓋民間真實的聲音?肯不肯讓民間在政策上有更多參與?不是表態上的參與,而是真正動手的參與,讓民間分工,成為政策落實的一部分。政府要有培養愛國愛港民間領袖的格局,持續推動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讓民眾得以有效組織和動員起來。事實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10月深圳改革開放40週年的講話中,對深圳提出的要求,同樣也適用於香港。

「生活過得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要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反復出現的問題出發,拿出更多改革創新舉措,把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社會治安等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好,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要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經濟特區發展的創新創造活力。要把提高發展平衡性放在重要位置,不斷推動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建成全覆蓋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

另一方面,以往很多人把政制焦點單純放在三場選舉上,即特首及選委會選舉、立法會選舉及區議會選舉。實際上,更多實權落了在港英回歸前刻意留下的諮詢架構,以及各個獨立機構、法定組織或專業團體手上,正是它們直接影響日常運作和接觸市民。最新近的例子有大律師公會,它在其專業領域上有著接近於官方的公權力,但卻能不受任何約束。這類組織本身,也容易成為藏汙納垢的獨立王國。如何讓實質管治權重新牢固地回歸到愛國愛港愛民人士的手上,避免反中亂港者獨攬大權為既得利益或外部勢力服務,阻礙香港的發展步伐,是政府急切需要落實的改革。政黨或從政者應更多把心力和資源放在政策研究、有效議政、有效參政和吸納民意上,協助政府優化政策,讓施政更為貼地。就工聯會來說,便是要讓勞工的聲音和訴求,以及對各行各業發展的觀察和期望,成為相關決策時必須考慮的因素。新時代的工運,既要在勞工權益上為工人發聲,治好大財團和大資本家的制度性剝削「頑疾」,也要思考如何讓各行各業得以升級、創新和創造,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至於生活方式方面,不可能有「絕對」上不變,正如過去鑽木取火,今天仍舊鑽木取火,便是落後。「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並非像生態保育般要維持香港絕對的「原生態」面貌,而是中央對「香港原有生活方式」所包含理念的理解和尊重,是對香港人生活本質的一項最本質的保證。例如我們回歸前經常談到的「馬照跑」、「舞照跳」,到今天依然。賽馬本質不變,但今天香港賽馬比回歸前舉辦更多的國際一級賽事,參賽馬匹蜚聲國際,國際評分能在全球十強佔一席位。香港賽馬會也在2018年建成了從化馬場,特別設計的運馬車往來沙田和從化,兩年營運往返馬匹超過7500匹次。這就是最實在的例子,說明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原有的生活方式」,與香港作為大灣區一份子的機遇,兩者非但沒有衝突,甚至可以達至相得益彰的有機結合。

最近,廣東省開展了《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公眾諮詢,提出「攜手港澳共建國際一流灣區,強化廣深『雙城』聯動的核心引擎功能,促進香港-深圳、廣州-佛山、澳門-珠海強強聯合,支撐形成組團式、多中心、網絡化的空間格局」,「以超大特大城市以及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爲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爲基本範圍,建設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等5個現代化都市圈」,「廣州、深圳、香港、澳門這四個城市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中的主核心,而汕頭、汕尾、佛山、珠海等城市是規劃磁浮綫路的必經城市」。在新時代下,香港的短中長期規劃,需要更多這種「空間格局」的思維。這並非要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而是要讓原有生活方式與時並進,因應時代需要升級,讓香港保持在相對先進文明城市水準的必要部署。

時代在變,世界在變,香港自然隨之改變,工運也進入了新時代,但一國兩制不會變,香港是中國的香港不能變。香港的變與不變都得辯證地看,變與不變都不能反動,反動就是對該變和不該變的背叛!

人人有機會的智慧社會——論新時代工運之二

吳秋北
2021年3月3日

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20年未來工作報告》指出,數字化和自動化將帶來更多新的就業機會。伴隨自動化等新技術的使用,但凡簡單重複勞動等低技術崗位最容易被取代,預計未來5年,全球受影響的崗位將會達到8500萬個,而因此創造出的崗位則有9700萬個。兩組數據之間,正是政府需要主動作為的施政空間,而政府的施政理念將會決定社會走向。就業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更是工運問題。

向智慧經濟轉型 保持灣區核心引擎動力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人均GDP世界排名始終在前列,同時堅尼系數也長期高過0.4的警戒線,屬於全世界財富最集中的地區。長期以來,香港過於依賴四大產業,發展不均衡,造成產業單一、市場抗壓能力弱。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也是全球服務業主導程度最高的經濟體之一。報告顯示,2019年香港服務業佔GDP 93.4%。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香港2019年至2020年首三季度,輸出服務貿易增長-40.4%。這反映出2019年反修例暴亂和2020年新冠疫情打擊經濟同時,也凸顯香港這種高度開放、單一型經濟結構存在的風險。

香港的四個傳統主要產業,包括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和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合共增加價值佔本地GDP一半以上。輸出類服務行業也集中在這幾項。此外,以2018年為例,香港服務業主要輸出市場是中國內地,佔40.4%,其次是美國(14.2%)、英國(8.2%),可見除了產業單一,市場也相對集中。所以,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因疫情與內地往來受阻的環境下,失業情況慘重,可以說是必然了。隨著內地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以及網絡科技(互聯網+)與不同產業的結合應用,包括數字人民幣項目浮出水面,香港在港口運輸、金融服務、專業服務等行業的優勢正在轉弱。加速向科技智能化產業轉型,推動再工業化,創造智慧型經濟,應是香港未來發展方向,也與大灣區發展步調一致,有助於香港擔當好核心引擎之一的角色。

善用CIM構建智慧宜居城市

在新時代下,香港要面向國際、保持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便必須要進化為智慧宜居城市,打造智慧社會。事實上特區政府一向重視創新科技的研發,更在2017年公佈《香港智慧城市藍圖》,致力於將科技融入民生服務、城市治理。說到智慧宜居城市,不必捨近求遠。可以參考有「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科技之城,綠色之城,數位化城市」之稱的河北省雄安新區。雄安新區的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在今年6月開始,作為雄安新區起步區的容東片區將有居民入住。雄安新區規建局副局長劉利鋒對雄安新區有這樣的解說:「傳統的智慧城市往往更多關注建築、交通、水務、園林等某一行業或領域的智慧化,而雄安是基於CIM(城市信息模型)的全城智慧化,在此平台上可以把城市各專業數據進行集成,從而達到規劃一張圖、建設監管一張網、城市治理一盤棋的新格局。」

城市信息模型整合了三維地理信息模型、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構建另一實時數字城市。城市信息模型掌握了城市每部分的大數據,實時處理城市治理問題,達到城市善治的目標。例如CIM實時掌握水管狀況,當某水管出現相當耗損和破裂之前,監控系統便會發出指示,調動物資,讓水管維修團隊在水管破裂前率先維修,無需等到水管破裂時才做應急處理。又例如衛生黑點問題,智慧化的治理,是在黑點形成前便掌握了相關衛生數據,安排衛生團隊(如清潔機械人)提前處理,避免垃圾囤積和蚊蟲鼠患的出現。在新時代下的智慧城市,很多舊有的市政問題將會實時地及時解決。現時香港經常出現的鼠患蚊患,都將不復存在。然而,智慧城市的建設無可避免出現淘汰,也因為既得利益者的阻礙而難以推進。這也是為甚麽構建智慧城市一定要由政府主導。

經濟發展歸根「以人為本」

除了智慧城市,智慧經濟也是智慧社會的重要標誌。智慧型經濟是指集科技、信息、知識、環境、文化、倫理、道德於一體的戰略性、創新型經濟。強調經濟發展應回歸「以人為本」的發展方式和發展追求。在能源、資源、信息、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協同作用中,更要強調管理者的重要性和主動性,以實現經濟協調發展。這一點與香港一貫秉承的「大市場、小政府」政策,存在本質上的區別。以住房問題為例,房屋的根本價值在於供人居住,然而成為商品投放於自由市場之後,就成為了炒賣工具,加深貧富差距,導致跨代貧窮,積壓社會深層次矛盾。

2月份政府公佈新的賣地計劃,預計全年興建13020個私人住宅單位,略高於目標的12900個單位。不少分析都認為,短期住宅供應不會大增,對樓價有支持。事實上,決定樓價的主要因素,不衹在於賣地多少,住宅供應多少,更在於合理化市場規管。香港是寡頭壟斷市場,加上財富嚴重不均,炒賣之風盛行。對富人來說,持有大量物業的目的,是作為投資,放租或資本增值;窮人買不起樓,租金無管制,但求有瓦遮頭,便只能被嚴重剝削。過去10年,房屋價格升了約三倍,而租金升了約兩倍。「富人更富,窮人更窮」,可見政府的「辣招」用錯了對象。

施政不可短視趨利 智慧社會必須政府主導

回顧過往政府《施政報告》、《財政預算案》,政策上更偏重短期經濟效益,輕視長遠期規劃,發展欠缺可持續性。事實上,這也是西方民主選舉制度的弊端所在,政府缺少一以貫之的施政邏輯和延續。

以「培育本地人才」政策做分析,政府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缺乏系統性,一方面,無法滿足新興行業發展所需;另一方面,應對科技日新月異,除了培養新型人才,如何協助傳統崗位人員在新興行業中找到位置、發揮作用,同樣重要。產業變革必然催生新的就業機會,而政府有責任讓任何一個有勞動能力和意願的人在新時代的工業革命中不掉隊。歐洲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不管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技術多麼先進,高素質人才依然急缺,歐盟預計,96%的人經過充分培訓可以找到類似的或者更好的工作。在自動化浪潮下,勞工市場面臨的挑戰將是勞動者必須適應新的崗位要求,而政府是否有意識的加大培訓,因應產業發展,宏觀把控,進行人才引流,以實現產業、行業、就業互動互利,這就是智慧經濟的價值和意義。智慧經濟催生智慧人才,而管理者的積極介入也成為社會良性發展的必要因素,最終實現人人有機會,共享發展成果,這也就是「智慧社會」的初心。

革新思維和定位 施政為民不做資本跟班

建設一個人人有機會、各盡所能的智慧社會,不僅僅是將城市硬件設施更新迭代,提高科技含量,也不止於應用軟件網絡化、數據化。更多是一種執政邏輯和發展觀念中蘊含的「人性化」。如果不是以「人人有機會」為規劃方向,再一次的經濟轉型,也只不過是資本家之間的遊戲,只會惡化資本壟斷,社會發展斷層、撕裂,難以避免。工聯會和所有打工仔持份者就是要團結力量,推動、督促政府作這方面努力!

最新出爐的2021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一如既往仍是地產商天下,唯一從事科研的楊建文(負責生產手機屏幕的伯恩光學創辦人)由原來的第10位升至第4位。李嘉誠重登榜首,財富增長20%,主要受惠於網絡會議軟件Zoom。在疫情下, Zoom的生意絡繹不絕,學校授課、商務開會,立法會會議,全都要用到。但普羅市民呢?朝不保夕,彈盡糧絕,甚至負債累累。就算是政府為失業人士設計的「愛·增值」計劃,也是用Zoom來完成津貼課程。在經濟收縮、失業嚴重的當下,全港首50名富豪的財富仍增長7.5%,這種資本自由主義的「人吃人」實在諷刺、荒唐!而政府作為「第三方」,到底是做資本財團的影子、跟班,還是勞苦大眾的父母官?香港要成為智慧社會,硬件要更新,政府施政思維和自我定位更要革新,同時也意味著新工運急需開展。

智慧社會「人人有機會」,打工仔共享發展成果

新時代工運不僅維護勞工權益,更要捍衛勞動尊嚴,將命運把握在打工仔自己手中。我們作為愛國愛港一份子,要齊心協力建設香港,維護社會穩定,保持良好經濟環境,但這並不等於甘為沉默的受剝削者。我們要求高品質的就業環境,高質素的崗位,勞動者能夠在社會發展中找到歸屬感、獲得感和榮譽感;不分階層、不論男女老少,都能共享發展果實。將個人發展投入社會發展,令個人發展同步社會發展;一份普通的工作,也是一份事業,成就一個理想。所以,我們要凝聚力量,發出新時代打工仔的最強音。祇有團結在一起,才能成為不可忽視的群體;祇有團結在一起,才能與資本財團抗衡;祇有團結在一起,才能有力督促政府有效施政;祇有團結在一起,才能在成就集體的同時,成就自我!我們希望新時代工運大潮中,每一個打工仔都能主宰命運,實現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