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北
2021.4.28
今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別具意義。為甚麼?大國博弈,國際關係波譎雲詭,美國謊稱新疆有「強迫勞動」,打人權牌抹黑中國,實為美國新的對華攻勢。其實「強迫勞動」切實存在於百多年前19世紀的歐美國家。當時資本家透過不斷增加勞動時間和工作強度來剝削工人,工人每日要工作14小時以上,甚至長達18小時。在1866年,國際工人聯合會在日內瓦會議提出8小時工作的口號。到20年後的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市中心發生35萬人大罷工,要求改善待遇,實行8小時工作制。當時的芝加哥政府派員警鎮壓罷工,到同年5月4日釀成了歷史著名的「乾草市場屠殺」!原本的和平示威,演變成炸彈爆炸,加上警方開槍,最終導致7名警員以及至少4名民眾死亡。最終,8名無政府主義者被判共謀罪,7人判處死刑(其中4位被絞死),一人判15年徒刑。然而,在8人的審訊過程中,證據顯示只有1人有可能製造炸彈,但受審的所有被告都獲證明沒有投擲炸彈,當中5人更根本沒有在工運現場。美國這個才是真真正正的迫害,才是赤裸裸的冤案!
事實上在封建的舊中國,地主所加於長工的,同樣是充滿壓迫與剝削的不平等勞動關係,這始終是造成階級對立的主要矛盾。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壓迫與剝削則從民族內部矛盾,上升為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從此,頑強不屈的中國人民,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開始了漫長而艱苦卓絕的反帝反封建鬥爭。百餘年來,中國人民從未放棄民族復興的理想。中共革命的勝利是無產階級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是中國無產階級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歷史里程碑。所以毛主席說「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既是指勝利擊退西方列強侵略中華民族,也是意味著飽受封建主義壓迫的廣大中國無產階級勞動人民的翻身。
世界普遍認可8小時標準工時,工聯會冀政府促成勞資雙贏
勞動者,始終是世界人口的主體。勞動權益關乎千家萬戶,也反映出不同社會形態的實質。今天,8小時工作的觀念相對普及,我們要感謝受迫害的工人先烈的爭取和付出,8小時工作,8小時休息,8小時生活,正是五一勞動節的初心。但工時過長的問題,依然是很多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固疾。內地在1952年已有8小時至10小時工作制的安排,到1994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便規定了「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近期,有媒體便報道,美國高盛初級分析師的工作調查顯示,他們的每週工作時數高達95小時,每晚睡5小時,更被過度監視,已到「不人道」和「虐待」的程度。西方又有沒有因為高盛的「強迫勞動」而制裁高盛?美國至今未有把勞動節設在5月1日,不肯正視過往醜行,是對勞動者的蔑視與不公!自身劣績斑斑,還好意思捏造別人「強迫勞動」,還有資格提「政治犯」,世上之無恥和虛偽莫此為甚!
香港一直位處長工時地區前列。在近期美國手機保安技術公司Kisi發表的《2020年工作與生活平衡城市》排行榜中,香港成為「全球最過勞城市」,並在「最佳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城市」排名尾六。多年來,工聯會始終堅持爭取立法訂立標準工時。因為我們相信,工作與生活需要平衡,人活著不單只是為了工作和糊口,更要有時間去陪伴家人和發展自己的潛能天賦。人除了工作和睡眠,還需要有適量的休閒,讓身心得以健康發展。僱員身心健康,生產力更高,其實對勞資雙方都有利。而能夠促成這種雙贏局面的只有政府。
政府高官對失業之痛隔岸觀火,對勞資採取雙標,有違公義
在如今疫情下,如何處理好勞資關係更為重要,互相體諒包容,是渡過難關的關鍵。現時就業市場環境惡劣,風高浪急,最新失業率雖輕微回落0.4%,但仍處於6.8%的歷史高位,失業人口近26萬人,就業不足人數接近15萬人。財政司司長表示,「我們必須盡快令本地疫情完全受控,才能恢復與內地及國際間的商務和旅客往返,否則就業市場將難以全面改善」。疫情不是財政司司長控制和負責,這個說法是否屬於另類推卸責任?司長是否仍打算守株待兔、被動思維等待疫情受控自行解決就業市場問題和工人的困境?如果是要等疫情受控,那為何要用公帑高薪聘請財政司司長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來等?疫情反覆,司長和局長的責任,就是讓僱員在反覆的疫情下有相對穩定的工作和收入,而不是等時間讓疫情過去。基層失業工友有條件等嗎?有資源等嗎?去年10月14日,香港與新加坡達成「旅遊氣泡」協議,至今等了六個月,效果仍是未知數。事實上,很多旅遊業界的工友,早就是超過一年零收入,以政府施政邏輯,再過一年,也還是要等工友自求多福!這政府哪來的定力!基層工友並非貪圖政府福利,而是要一份有尊嚴、能用雙手養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就是這樣簡單且卑微的要求,過分嗎?以勞福局長之聰明才智,就是不用在失業工友身上,真是其心何鐵,其意如石!只動嘴皮說「對這四十萬打工仔而言,痛感仍強烈」,司長和局長無異在隔岸觀火!
政府需要主動為基層工友解決困難,特別是在救失業保就業方面。政府在疫情之初推出的「保就業」計劃,市民工友難以受益,怨聲載道,肥了商界則非常明顯。類似計劃漏洞百出,更有部分人士詐騙計劃援助,智商超群的勞福局局長怎就沒能排除漏洞?而為工友做的一些臨時支援政策,卻又諸多推搪,深怕多花了一分錢在工友身上。政府對商界寬厚卻對勞工涼薄,這明顯的「雙標」更突顯社會的不公義!
精英壟斷大灣區發展機遇加劇社會撕裂,智慧社會要共享共贏「人人有機會」
另一方面,政府鼓勵港青年投身粵港澳大灣區。然而,政府推出的政策,多以高端產業為目標,並無協助基層工友融入整個灣區。「上流精英」從來不缺機會,大灣區內各省、各市、各企業都有各類引進人才的計劃,根本無需政府特別費心。反觀香港的文化、娛樂、美容和餐飲等行業,有不少人才適合到內地開拓和發展自己的事業,他們更需要政府的協助以打進內地市場。如果政府施政貪圖順水推舟,取巧畏難,將發展機遇壟斷在金字塔尖的精英手中,無疑是在加劇社會撕裂。工聯會在新時代工運論述中倡導「人人有機會」的智慧社會,重點就包括機遇共享,共建的前提是機遇共享,機遇屬於有準備、有能力的人,而政府在頂層設計中,要涵蓋人才、人力的培養和扶持。如此才能實現科學可持續的共榮,才是全社會各層級的共贏。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紀念公義必勝的節日,是警示全社會守護勞工權益,尊重勞動尊嚴的節日。勞動者作為社會建設的基石砥柱,往往因為資源分配不公淪為弱勢底層,社會對勞工權益的關注重視,是對人權、公義、民主、自由的最好詮釋。工聯會在新時代工運事業中會一如既往履行工會職責,為打工仔爭權益,捍衛勞動尊嚴。通過更為全面、多層面的參與管治,為民發聲。將政府傾斜了的施政的天平拉回來。工會的力量永遠來自工友群眾,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壯大,成為不可忽視的群體,共同守護權益,彰顯公義,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